塔吊租赁资讯
每天都在出现这样的现象:外地的客人从佳木斯市坐客车到抚远县寒葱沟镇办事,结果被拉到了前哨农场;同样,到前哨农场办事的外地客人也被拉到了寒葱沟镇,往往在这个时候,客人们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前哨农场和寒葱沟镇是一个地方啊!前哨农场场部与寒葱沟镇房脊相连,街道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农场的大部分管理区也与抚远县的另外四个乡镇、二十多个村屯毗邻。就是根据这种特殊的地域特点,前哨农场与抚远县不断加快场县共建步伐,共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共建一个城镇
塔吊林立,机车轰鸣,时下走进前哨农场,到处是一栋栋正在建设的楼房,就连寒葱沟镇的居民也会自豪的对外来的朋友说,看看我们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小城市!而距场部不足两公里的鸭南乡种地大户朱万富就早已经预定了一个门市、一套住宅,他说,前哨农场发展前景好,门市租赁出去,以后还升值,住宅留着自己住。据了解,前哨农场近几年建设的楼房有二分之一被地方农民购买,而到前哨农场经商的地方业户就占全场总数的三分之一。今年,前哨农场本着“规划布局合理、载体功能完善、聚集产业要素、辐射带动农村”的原则,楼房建设面积在去年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又将增加7.5万平方米,投资1亿余元。为提升居住环境,今年农场还着力实施“见缝插绿、绿色城堡”生态工程,在各街道和家属区栽植树木8万多棵。为搭建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前哨农场还投资1980万元修建22公里的通村公路,工程竣工后,在改善本场交通环境的同时,也使地方两个乡镇、4个村屯与场部相连。
共种一块土地
7月15日,抚远县海青乡农民潘贵的水稻田里来了几位老朋友,他们是前哨农场种子公司和水稻办的技术人员,到这里的目的是向老潘传授在当时低温多雨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水稻田间管理技术的。在此之前,技术人员们曾在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多次来到老潘的地里。据前哨种业分公司经理刘洪林介绍,仅今年春天他们就向海青乡农民销售了1万亩水田的水稻良种,并免费为他们包衣、浸种,在水稻的播种、秧苗管理等各环节派出技术员进行跟踪服务。农场科技科人员介绍说,在这两年里,农场曾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到地方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而农场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附近乡镇也都选派农民参加,农场在免费培训的同时,还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两年来地方农民受培训达1500多人次。前哨农场在农机跨区作业上近两年也与地方取得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在去年为农民代耕15万亩土地的基础上,今年又与抚远县农机局签订了代耕15万亩土地的协议,农场的大型农机具纷纷深入到5个乡镇的17个村屯进行高标准作业,把现代农机标准带到了地方,在受到地方农民欢迎的同时,也使农场的有机户获得了上百万元的收入。农场的科技园区随时向地方农民开放,据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每年都要接待地方农民近千人次。
共享一个成果
在前哨农场医院住院处,醒目的挂着一块写有“神医治病、妙手回春”的牌匾,这是海青乡农民王清英赠送给院方的。2009年5月初,王清英因车祸不幸溺水,送到农场医院时,呼吸都停止了,经过医院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终于使他起死回生。前哨农场医院是当地医疗水平最高、医疗设施最为先进的医院,所以周边农民有病都要选择前哨医院。今年前哨农场在去年投资50万元的基础上还投资150万元对环境进行改造,并增添相应的医疗设备。2008年,前哨农场投资211万元改善教育环境,78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8200平方米的宿舍楼、综合楼成为周边教育环境最好的育人场所,附近乡镇、村屯的农民纷纷将子女送到这里就学,农场1800名在校生中,就有地方农民子女400多人。“都是一家人,不用讲客气”,这是前哨农场消防队员经常跟地方农民说的一句话。据了解,今年以来,农场消防中队就为地方乡镇村屯义务出火警8次。农场通讯部门和县里的网通公司还开通了电话互打业务,结束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每月一次的文化广场文艺演出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农场和县里的文艺骨干共同搭台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观众。抚远县技术监督部门在春耕生产时节都要来到农场,在科技大集上为职工们讲解辨别生产物资的真伪。每到逢年过节,抚远县向阳、海青、东方红、鸭南等乡镇的农民都要涌到场镇地区购买所需用品。
|